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百家争鸣最后谁赢了,以及百家争鸣最终谁赢了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易中天《先秦诸子,百家争鸣》观后感
1、《先秦诸子,百家争鸣》读后感1 近一段时间借调省联社工作后,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,读了易中天先生所着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》一书。在易先生极富逻辑而又幽默风趣的阐述中,对这些中华民族先贤哲人们的思想脉络、争鸣焦点和前因后果等有了大致了解。
2、焚掉的不仅仅是儒家的书籍,更是直接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,先秦的辉煌时期就此结束;到了明朝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,否定孔孟学说是“道冠古今”的“万世至论;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也让儒家学说大受挫折。
3、哲学,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,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,我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,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在课堂上,我们学习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,可我并不满足,于是我利用假期时间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著作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》,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。
百家争鸣出现在什么时期?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?
1、百家争鸣是指春秋(公元前 770 ~公元前 476 年 ) 战国 ( 公元前 475 ~公元前 221 年 )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——儒、墨、道、法、阴阳、名、纵横、杂、兵、小说。
2、百家争鸣有儒家,道家,墨家,法家,名家,阴阳家,兵家,农家,杂家,纵横家,小说家。百家争鸣在历史上留下记载的重要思潮,包括儒道墨法在内,只有这11家。儒、道、墨、法四家思想,是百家争鸣时代四种重要的思想。
3、百家争鸣是指春秋(公元前 770 ~公元前 476 年 ) 战国 ( 公元前 475 ~公元前 221 年 )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。原因: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——“士”阶层的出现和活跃,思想自由,学术气氛浓郁 政治因素。
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何关系?
1、各家学派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,提出救世的主张,为求自己的主张和学说为齐王所采纳,为社会所公认,相互间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论争,使稷下学宫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。
2、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,由齐桓公创建,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,对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。
3、稷下学宫,战国时期的齐国官办高等学府,其地位与春秋时期的管仲思想相提并论。学宫位于齐都临淄的稷门附近,以“稷”命名,意指齐国都城的城门。
4、战国时,由于齐国经济发达、政治开明,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,特别是稷下学宫的建立,齐国统治者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,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。
为啥会有百家争鸣?百家争鸣是怎样成为思想界绝唱的?
1、当社会被一种主流思想统治,表现出思想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后,思想火花产生的条件就消失了,这就是百家争鸣成为绝唱的原因。
2、百家争鸣的背景 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,思想界非常活跃。周王室衰微,各诸侯国因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。孔子兴办私学,士大夫崛起,打破了“学在官府”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。经济上,井田制崩溃,封建经济迅速发展。百家争鸣的“百”并不是实数,而是形容各种学派数目之多。
3、“百家争鸣”是 文化、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,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。 2 在“百家争鸣”过程中,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,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,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。
4、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,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,直接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发展。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,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进步,上学不再只是贵族的特权,平民们也有了可以接受教育的机会。
5、生产力的提高,社会经济的发展,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。(2)阶级关系的变革,奴隶制的崩溃,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,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。